航天机电涨停原因,600151热点题材

《 航天机电 600151 》

涨停原因 | 十大股东 | 历史市盈率 | 龙虎榜

财务数据 | 分红股息 | 历史市净率 | 资金流

《航天机电 600151》 热点题材
公司资料 | 公告

航天机电 核心题材:
航天八院上市平台+光伏+新能源车
1、公司控股股东是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航天八院),后者主要业务领域覆盖运载火箭、应用卫星、航天技术等领域,是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三大总体院之一,中国航天唯一的综合性总体院。公司未表述从事商业航天相关业务。
2、公司光伏产业主要从事多晶铸锭、组件环节的研产销,运营约350MW的国内光伏电站和4.8MW的海外光伏电站,具有1GW/年硅片、4.9GW/年组件的产能,推出了高效N型TOPCon组件。海外市场涉及印度、巴西、欧洲、东南亚和北美等国家和区域。
3、2023年公司汽车热系统订单47.75亿元,其中新能源汽车34亿元;客户涵通用、宝马、大众、比亚迪等一线整车厂客户。
4、公司主要经营光伏产业和汽车热系统产业两大产业,占比分别为 52.63%和 47.37%(2023年)。
(更新时间:2024-09-25)

题材要点:
要点一:汽车热系统业务
公司全球统一ESTRA(埃斯创)品牌主要从事汽车热系统业务,致力于开发和生产热交换器,发动机冷却模块,空调箱及其控制器,压缩机等产品,可为客户提供空调和动力总成冷却系统的集成解决方案。该产业发展趋势与整车市场景气度密切相关。公司作为全球主流整车厂商汽车热系统产品主要供应商之一,经过两次并购,已逐步形成了生产,研发,市场开拓,客户服务的协同体系,在全球拥有13家工厂,4个研发中心,2,000余名员工,产业布局覆盖中国,韩国,东南亚,欧洲及美洲,主要客户包含宝马,大众,通用,上汽集团,Stellantis(标致雪铁龙和菲亚特克莱斯勒),比亚迪等,积累了汽车热系统领域大量的技术储备和项目经验,并形成应对各种需求的快速解决方案。除继续供货比亚迪外,爱斯达克凭借其汽车热系统产品的整体研发和交付能力,目前也在积极与其他头部造车新势力进行接洽。2023年上半年,汽车热系统业务获取28.92亿人民币(生命周期内)新订单,其中,传统燃油车8.06亿元,新能源车20.86亿元。

要点二:N型TOPCon组件研发
2023年上半年,公司推出了轻质组件,采用超薄玻璃工艺,填补了公司分布式超薄玻璃轻质组件空白市场。无边框轻质组件具有雨水自清洁能力,减少后期维护费用,相比柔性组件价格便宜,可靠性能得到较大提升,具备快速安装的特点,同时推出了182N型组件,功率可达590W ,在同尺寸状态下相比于P型组件功率更高,转换效率达22.8%,有效降低了系统成本,且产品拥有更佳的可靠性,极低的LID衰减,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为充分满足户用,工商业屋顶及大型电站等多元应用场景及不同客户的差异化需求,匹配主流系统设计和成熟低成本运行方案,公司积极研发的N型TOPCon组件产品,较同板型常规PERC组件转换效率提升1%左右,并于2023年1月份获得TüV认证。

要点三:高端汽配,新能源光伏
公司是中国首家以“航天”命名的上市公司,主要业务涉及高端汽配和新能源光伏,拥有三家高新技术企业和三个国家级,省市级技术研发中心,是航天技术应用产业化的重要平台。公司作为全球汽车热系统产品主要供应商之一,积累了汽车热系统大量的技术储备,前瞻性信息和项目经验,并具备应对各种产品配套需求快速解决方案的能力。公司热系统在全球布局了一体化的研发,工程,商务体系,可实现全球各区域资源共享与任务协作。预计2022年实现合并营业收入72.12亿元,合并利润5,000万元。

要点四:深耕海外市场
2022年,公司继续深耕海外市场,业务分布于土耳其,德国,捷克,荷兰等欧洲各国及日本,印度,美国,巴西,墨西哥等国家和地区,并开拓了非洲等市场。全年实现组件销售1.98GW,同比增长41.43%,创历史新高,其中海外市场销售1.36GW,同比增长37.37%。

要点五:持续技术创新
公司统筹资源,紧跟市场需求,重视研发费用精准投入,全力推进重点技术攻关和新产品开发,持续技术创新。2022年,公司获得专利授权39项,其中发明专利18项。汽车热系统产业方面,高性能冷凝器技术开发已突破关键零部件瓶颈,进入应用阶段,已完成基于新能源车使用场景的前期研发项目第二代低成本热泵系统项目研发,纯电动汽车空调箱研发项目,双层流空调箱研发项目正在开发之中。公司新能源汽车空调系统检测及解决方案服务平台建设,相关项目已通过上海市发改委验收。光伏产业方面,开展了210超高功率组件产品开发,并通过T?V南德认证,其中66版型单玻及双玻组件,采用多主栅技术及高密度组件封装技术,结合半片组件结构设计,组件功率达670W。

要点六:新能源光伏业务
公司自2000年起涉足光伏领域,是较早将航天太阳能电池技术转民用化的光伏企业,至今积累了丰富的产品制造和运营经验,在行业内具有一定的影响和知名度。目前公司在重点打造组件制造环节的核心竞争力,已具备双玻,半片,MBB并兼容182大尺寸电池片组件生产能力,海外业务分布于欧洲,日本,印度,美国,南美,越南等国家和地区。公司在设备及产线升级改造,工艺升级优化,核心技术研发方面有较强的自主创新能力,下属连云港神舟新能源光伏组件研发中心为江苏省省级技术研发中心。公司持续入围全球知名研究机构彭博新能源财经光伏组件TIER1一级供应商目录。公司新能源光伏产业主要从事多晶铸锭,组件环节的技术研发,制造及销售,并持有运营约350MW的国内光伏电站和4.8MW的海外光伏电站,目前具有700MW/年硅片,1.65GW/年组件的产能。

要点七:航天央企背景优势
依托航天独一无二的品牌效应和央企背景,支撑并提升了公司的市场形象,获得了国家各部委、地方政府、商业银行、金融机构在项目开发、信贷等方面的有力支持,多元化的融资渠道,为公司提供了近百亿元的授信额度,有效保障了公司经营持续发展、产业转型升级。当前,军民融合已上升为国家战略,且在加快向纵深推进,航天科技集团坚持军民融合发展战略,公司作为八院旗下唯一的资本运作平台和八院航天技术应用产业化的重要平台,将按照航天科技集团和八院的战略发展需要,大力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

要点八:新材料业务
公司在复合材料精确制造技术、结构功能一体化复合材料及构件的制造技术等领域创新能力显著提升,相关技术已达到国内甚至国家先进水平,行业内影响力逐步提升。公司将继续依托航天科技创新优势,扩大军工配套和服务业务,谋求更大的突破,汽车交通领域,积极拓展对外合作,开发新产品、新业务,其中新能源汽车电池箱、碳纤维复合材料尾翼、底盘盖、变速单元、引擎盖和内饰包覆件等产品是重点发展方向。控股子公司上海复材公司列车前锥项目建立了专用生产线,主要针对CRH3-380系列车型、CRH1-798系列车型和CRH1-811系列车型前端产品、韩国EMU260系列车型前端产品,以及各产品的大修任务。

要点九:新能源车热管理系统
公司下属上海爱斯达克汽车空调系统技术中心拥有国家级技术中心和国家认可的实验室,可以为客户开发制造舒适,环保,且具有世界水平的新一代汽车空调及发动机冷却系统产品,并具有新能源车热管理系统产品开发能力。近年来,爱斯达克在持续争取全球整车客户订单的同时,聚焦中国本土新业务拓展,通过团队协作,充分发挥技术与品牌优势,获得国内本土及新能源客户多个新订单,进一步提升了公司的竞争能力。

要点十:航天科技集团
公司控股股东为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实际控制人为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其官网披露,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是我国航天科技工业的主导力量,国家首批创新型企业,辖有1个创新院,8个大型科研生产联合体,9家专业公司及若干直属单位,拥有15家境内外上市公司。主要从事运载火箭,各类卫星,载人飞船,货运飞船,深空探测器,空间站等宇航产品和战略,战术导弹武器系统的研究,设计,生产,试验和发射服务。

免责申明: 本站部分内容转载自国内知名媒体,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删除。

航天机电涨停原因,600151热点题材

sitemap.xml sitemap2.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