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杰思 核心题材:
内镜微创诊疗器械+次新股
1、公司是国内内镜微创诊疗器械行业领军企业,生产的各类微创诊疗器械与消化内镜配套使用,共同应用于消化道疾病的临床诊断和治疗,其中止血夹产品境内市占率超15%。
2、公司的止血夹产品于2013年通过CE认证,是国内首批向欧洲销售止血夹产品的企业。
3、公司独有的双极回路技术扩大了手术的适用人群,开创了 EMR/ESD(内镜下黏膜切除术/剥离术)早癌治疗的新阶段。
(更新时间:2023-08-29)
题材要点:
要点一:实控人提议3000万-5000万回购股份
2024年2月份,公司实际控制人,董事长,总经理张承先生提议公司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部分社会公众股份。回购股份的用途:股权激励或员工持股计划。回购资金总额不少于人民币3,000万元(含),不超人民币5,000万元(含),回购股份的价格:不高于公司董事会通过回购决议前30个交易日公司股票交易均价的150%,回购股份的期限:自董事会审议通过本次回购方案之日起12个月内。
要点二:内镜诊疗器械行业
波士顿科学在2021年投资者日(Investor Day 22 Sep, 2021)所作的报告显示,2021年全球内镜微创诊疗器械市场规模预计为50亿美元,其中应用于胆胰管疾病,消化道癌症和消化道出血治疗的器械分别为16亿美元,14亿美元和7亿美元。2021至2024年,全球内镜微创诊疗器械市场整体增速约为6%,其中应用于胆胰管疾病,消化道癌症和消化道出血治疗的器械市场增速分别为7%,3%和8%。与部分发达国家每10万人胃镜开展率相比,中国2012年的开展水平仅与德国2006年相当,与美国相比差距较大。与部分发达国家每10万人肠镜开展率相比,中国2012年的开展水平较发达国家落后至少6年。与部分发达国家每10万人ERCP开展率相比,中国同样处于起步阶段。然而纵向来看,2012年较2006年进步很大,未来发展空间巨大。
要点三:内镜用二氧化碳送气和送水装置
公司于2013年和2014年在国内最早上市可兼容奥林巴斯,富士,宾得三大主流内窥镜主机的国产品牌内镜用二氧化碳送气和送水装置,经过数年的研发创新与产品迭代,采用温控和量控技术降低手术风险,减轻患者术后不适,已取得3项发明专利。公司2018年至2022年境内销售的内镜用二氧化碳送气装置和内镜用送水装置占2022年末国内市场存量的比例超过20%。
要点四:止血夹产品
消化道的机械止血是消化道诊疗领域近20年来形成的新术式,全球市场被奥林巴斯和波士顿科学所占据。公司自2012年起开展止血夹产品的研发,经过十年的创新,利用核心技术精准解决临床痛点,先后取得了20项发明专利,另有17项发明专利正在申请中,实现了可重复开闭,可拆卸,保持预夹和旋转功能下的可换装和连发等功能,其中可拆卸及保持预夹和旋转功能下的可换装技术为公司独有技术,进一步提高操作安全性,缩短手术时间,降低诊疗成本,扩大适应症范围。公司的止血夹产品于2013年通过CE认证,是国内首批向欧洲销售止血夹产品的企业,亦是率先取得止血夹产品第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的国内生产企业之一。根据研究报告《软镜:百亿规模再加速,进口替代正当时》的预测数据,2021年国内使用止血夹的数量为997万个,公司2021年境内销售止血夹149.59万个,市场占有率达到15%,2022年国内使用止血夹的数量为1152万个,公司境内销售181.30万个,市场占有率达到15.74%。
要点五:ERCP产品
ERCP手术是消化道胆胰疾病治疗的“金标准”,高频切开刀,球囊取石导管等是ERCP手术的必备器械。公司自2012年起开展ERCP产品的研发,取得了一系列的创新成果,其中高频切开刀的可旋转控制技术使导丝可以插入预期管腔,较好地适应了临床医生操作导丝的方向性旋转需求,提高手术成功率,降低术中风险,公司独创的碟形球囊成型技术将球囊的长宽比进行了调整,球囊在弯曲腔道内的通过性得到明显改善,同时增大球囊内的充气压力,球囊与胆道壁更易贴合,提高了胆管取石的一次取净率。公司ERCP相关技术已取得5项发明专利,另有1项发明专利正在申请中。
要点六:募资投向
公司募集资金扣除发行费用后的净额将用于:年产1000万件医用内窥镜设备及器械项目,拟投入募集资金金额29261.00万元,营销服务网络升级建设项目,拟投入募集资金金额11210.80万元,微创医疗器械研发中心项目,拟投入募集资金金额16598.20万元,补充流动资金,拟投入募集资金金额20000.00万元。
要点七:参与国家标准体系建设
公司参与了全国医用光学和仪器标准化分技术委员会关于内镜微创系统,医用显微镜及放大设备,医用照明设备,激光手术设备,光辐射治疗设备,光谱诊断设备和光辐射安全标准等领域的国家标准体系建设,评审完善了《医用电气设备 第2-18部分:内窥镜设备的基本安全与基本性能专用要求》《医用电气设备第2-22部分:外科,整形,治疗和诊断用激光设备的基本安全和基本性能专用要求》《医用电气设备 第2-75部分:光动力治疗和光动力诊断设备的基本安全和基本性能专用要求》等相关标准。
要点八:EMR/ESD
目前全球EMR/ESD的早癌治疗手术普遍采用单极高频电原理,单极高频电流对组织的损伤深度较大,伤口愈合较慢,甚至会发生穿孔风险。公司独有的双极回路技术开创性地将负极板内置到内镜前端的透明帽上,缩短了人体导电距离,电流方向也从纵向贯穿消化道壁改为横向沿消化道黏膜方向,可大幅降低单极回路技术造成的组织损伤或穿孔风险,同时减少对手术中连接和内置于患者体内的其他电子装置(如监护仪和起搏器等)的干扰,扩大了手术的适用人群,开创了EMR/ESD早癌治疗的新阶段。公司双极回路技术已取得5项发明专利,另有6项发明专利正在申请中。
要点九:达安基因参股
达安基因持有公司600万股,广州达安持有公司258.96万股。广州达安系达安基因的全资子公司,专注于医疗领域的投资业务。
要点十:软式内镜手术机器人系统及执行器械
手术机器人系统是整合了多种现代科技手段的综合体,可以协助进行精准的微创手术,提升复杂手术效果。在它的帮助下,医生能够显著提高手术的精度和稳度,有效减少对患者身体的创伤。目前,消化内镜领域的手术机器人尚处于实验阶段,预计未来五年内难以实现商业化普及。公司高度关注行业内手术机器人的技术发展与临床应用,并拥有包含软式内镜手术机器人系统及执行器械在内的多项技术储备。
电脑版网址:
zt138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