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
跃岭股份(002725)宣布完成战略性股权转让,引入年仅25岁的“投二代”王冠然入主。
一场资本市场的代际交替 近日,
跃岭股份发布公告,宣布公司控股股东林氏家族将24.56%股权以7.68亿元转让给北京杰思金材科技有限公司(下称“杰思金材”),实控人变更为2000年出生的王冠然。

这位年仅25岁的“投二代”以银行借款为主的资金撬动控制权,其背后是私募大佬王伟东家族沉寂多年后的资本复出。
消息公布后,
跃岭股份复牌首日涨停,但随后两日累计跌幅超13%,市值波动超5亿元,折射出资本市场对“跨界整合”与“年轻掌舵”的双重观望。3月13日,股价收报12.56元/股,单日跌幅4.78%,总市值32亿元。

交易细节显示,王冠然通过杰思金材以12.22元/股的价格受让林氏家族合计6287.5万股,交易完成后,林氏家族放弃剩余17.08%股份表决权,确保控制权稳固。值得注意的是,杰思金材注册资本10.5亿元尚未实缴,收购款中5亿元来自银行贷款,融资成本与股价波动风险高企。
签署对赌协议:三年18亿营收承诺 跃岭股份成立于1998年,主营汽车铝合金轮毂,2014年登陆深交所,产品覆盖涂装轮(47.38%)、低压轮(29.37%)和旋压轮(20.96%),海外收入占比近90%。但《财中社》发现,近年来,公司出现增长瓶颈:2023年营收6.4亿元,同比下滑17.3%,净亏损5101万元,同比下滑2061%;2024年虽预告扭亏(归母净利3200万元-4800万元),但扣非净利润仍可能陷亏损(-1000万至600万元)。

2024年上半年,
跃岭股份经营性现金流净流出865万元,前三季度也为流出状态。尽管2024年三季度末公司的资产负债率仅24.45%,但毛利率仅9.77%,低于行业均值,且错失新能源汽车轻量化转型机遇,2024年收购汽车电子企业源悦未果。
在这样的业绩状况下,杰思金材与林氏家族依然签署目标不低的对赌协议。
双方约定:林氏家族需确保
跃岭股份横泾厂区2025-2027年累计主营收入≥18亿元且扣非净利润≥2000万元。若收入不足15亿元补偿2000万元,15亿-18亿元按比例递减补偿(2000万-实际收入/承诺收入×2000万元);净利润未达标则补足差额,总补偿不超2000万元,需在2027年审计后10日内现金支付。未履约时甲方有权处置乙方股份或财产。此外,乙方承诺交割后3年内持股≥5%,未经同意不得向5%以上股东出售弃权股份。
需要注意的是,2021年至2023年,
跃岭股份营收合计23.58亿元,扣非净利润分别为-11万元、113万元、-4501万元,合计亏损超4000万元,2025-2027年实现不低于1000万元的扣非净利润绝非易事。
资本局中局:从达仁系到杰思系的权力交接 王冠然背后是曾叱咤资本市场的“达仁系”创始人王伟东家族。
王伟东曾任证监会官员,参与博时基金的创立,2010年创立达仁资管,通过新三板平台收购灵宝黄金(03330)、龙电电气(870314)等资产,2017年因私募监管收紧退场。
2020年,肄业的王冠然回国接手杰思伟业,整合旗下三大核心资产。
其中,灵宝黄金2024年净利润预计为6.17亿-7.06亿元,市值超70亿港元;第一大股东为王冠然旗下的杰思伟业(持股40.62%)。
龙电华鑫专注于新能源材料和电子新材料的研发与制造,产品主要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储能系统和电子通信领域。国内最大锂电铜箔企业,产能超10万吨,客户含
宁德时代;王冠然任龙电华鑫新能源科技集团联席总裁、龙电华鑫董事。
美华能源的储能设备制造商,产品出口欧美,杰思伟业持股66.67%,杰思智睿持股33.33%。
值得一提的是,王冠然因2020年收购新三板公司领瑞达时未及时披露《收购报告书》等文件,于2021年8月被全国股转系统采取出具警示函的自律监管措施,违规记录被记入证券期货市场诚信档案;其父王伟东早年作为交易对手方参与
粤传媒(002181)收购香榭丽传媒案,2017年被广州市检察院以合同诈骗罪等罪名起诉,该案涉及虚开增值税发票及单位行贿等犯罪行为。

此次收购被市场视为“实业资本化”的关键一步。龙电华鑫与
跃岭股份同属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前者若借壳注入,可填补后者在新能源材料领域的空白。杰思伟业收入规模超300亿元,但自身资产负债率达63.86%,亟需A股平台拓宽融资渠道。
在新能源汽车渗透率逼近50%的背景下,轻量化成为产业链必争之地。
跃岭股份若能将铝合金工艺与杰思的铜箔、储能技术结合,开发电池托盘等结构件,或可切入
宁德时代、哪吒汽车(杰思二股东南宁产投关联企业)供应链。
对于成立27年的
跃岭股份而言,这场易主既是救赎也是赌局。若产业协同落地,公司或从传统轮毂制造商转型为新能源材料平台;反之,高质押、弱业绩与监管隐患可能使其陷入更大漩涡。
(文章来源:财中社)